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正通过产业链整合、技术赋能和品牌建设,持续释放其战略引领效能。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昭通监管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昭通市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金融助力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确定了方向。农行云南昭通分行迅速响应,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清单化推进工作,将提升龙头企业信贷支持覆盖率作为核心目标,打好政策倾斜、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组合拳”,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输送金融活水。
位于昭通市镇雄县的昭通思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产品辣椒制造加工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所属行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今年年初,农行昭通分行辖内镇雄支行客户经理在贷后检查时敏锐捕捉到该企业的资金需求——销售订单激增,急需一笔资金用于大量原材料辣椒的采购。
得知消息后,农行镇雄支行迅速行动,深入研究信贷政策,发现该企业符合高原特色农业差异化政策的条件。随后,通过各级行上下联动、前后台紧密协同,成功为该企业发放800万元信用贷款,并执行优惠利率。在这笔贷款的支持下,该企业马力全开,加大辣椒采购力度,鲜椒分拣、烘干及精深加工环节全面提速。
“农行发放的800万元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辣椒采购旺季稳稳锁定优质资源,产能提升30%左右。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农行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合作,把镇雄辣椒送上全国更多家庭的餐桌!”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感慨道。
据介绍,2023年该公司扩大生产经营时,资金缺口较大,农行镇雄支行迅速伸出援手,提供400万元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如今,昭通思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已与1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预计2025年精深加工产品的产量将突破2500吨,镇雄尖山的辣椒基地实现“采摘—分拣—冷链运输”全链条标准化运作。该公司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00户脱贫户参与订单种植,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实实在在地让椒农的“钱袋子”鼓起来。基地每日可吸纳20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日收入140元至150元,不仅拓宽了周边群众的增收渠道,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我们将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服务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落实监管部门和上级行工作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精心制定《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综合服务方案》。”农行昭通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鸿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分行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调研,辖内各机构持续走访,全方位、深层次了解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运用高原特色农业差异化政策,搭配“科技e贷”“抵押e贷”“纳税e贷”等优势信贷产品,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精准滴灌农业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农行昭通分行在服务龙头企业方面成效突出,新发放龙头企业贷款70余户,金额达1.7亿元。其中,为13户有资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科技e贷”3800万元;发放“抵押e贷”16户、共计1700万元;借助涉税大数据,发放“纳税e贷”14户、金额1400万元。截至3月末,该分行贷款支持的龙头企业户数超90户,贷款余额达4.25亿元。
从脱贫攻坚时期的“扶贫”金融服务,到如今乡村振兴阶段的“振兴”金融支撑,农行昭通分行始终以金融活水润泽高原特色产业,助推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下一步,该分行将持续深耕金融服务,为昭通打造千亿元级高原特色产业添砖加瓦、助力百姓创收增收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金融保障。
(通讯员李攀、苏忠美对本文亦有贡献)股票融资融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