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股票放大平台 +音丨“1天拍的照片够发7天”,国庆假期朋友圈也“预制”了?
网络股票放大平台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预制朋友圈”走红网络。有网友一次出游,火速换装,一天拍完一个月的朋友圈素材。甚至有网友预制5年内的朋友圈,2020年旅游的照片还没发完。
“预制朋友圈”爆火,有人不理解,“意义在哪,谁有空在意这些”“朋友圈也应该有保质期”。也有人认为这是个好办法,“有时候照片太多来不及整理,等有空了慢慢发”。
1
从“精装朋友圈VS毛坯人生”的现实反差,到“预制朋友圈”的精心表演,再到“电子消亡”的社交倦怠,网友们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千姿百态,“社交”更是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话题。
“预制朋友圈”的出现,则像是给在社交媒体分享点滴日常增添了全新的玩法。
比如,有的人会在生日前提前完成所有照片的拍摄和编辑,并准备好文案,等到生日当天,一条条地发布出来,营造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感觉。
大家就像是仓鼠囤松果一样,积攒着各种各样的人生素材,直到时机成熟时,才将它们卡点释出。
有人在预制朋友圈的过程中,彻底松弛了下来,但有时,预制朋友圈也会遇到不少尴尬事。
对频频失控的现象,此前特斯拉并未给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回复。
“比如你正躺在北京的出租屋里,发布自己上个月在其他城市的预制照片时,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孰知总会碰上朋友评论自己正在此地,然后悄悄私信你:晚上出来吃个饭?”
但是,当生活被提前规划和包装,情感被定格在精心挑选的照片和仔细编排的文字时,我们是否还能真切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都说眼睛是最好的镜头,经历是最好的回忆。然而,“一天拍完一个月的朋友圈”看似如此高效,一切都在铺垫“完美”,实则是另一种匆匆赶路,忽略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也削弱了社交媒体上与他人真诚沟通和连接的初心。
2
在这个容易焦虑的时代,朋友圈成了我们的“表演舞台”。
一方面,它迎合了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对时间管理和个性化表达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人们在数字时代追求“理想自我”的一种手段。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变成了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东西。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圈?
正如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公开课上的发言“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但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我们看到外在世界的每件事,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别人对自己朋友圈的评价,只是他们内心想法的反映,并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当社交网络成为评判生活好坏的标尺,个体的内心却可能陷入深深的孤独和焦虑。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放下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关注,不必在意照片是否精美、文案是否吸引人,用自己最舒适方便的方式发布朋友圈。
3
朋友圈只是网络空间里的一个圈,“破圈”而出才能走向真正的生活。
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追求朋友圈里的精致,但不应忘记生活本来的粗粝;我们可以在朋友圈里尽展美好,但也不应该忽略,生活的美好,往往不在于它的完美。
正如有人所说,“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正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
就像国庆假期,面对目之所见的风景、耳之所闻的声音,以及与亲朋相聚的温情,我们何不少些忙于拍照修图、定时发送的模式,珍惜并享受平凡生活中的温暖点滴。
所谓“朋友圈可以‘预制’,生活必须即兴”,在这个虚实交错的时代,拥抱不完美,或许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综合知著网、江东观潮、中国青年报、荔枝锐评、三联生活实验室等
【整合】毛帅楠
【主播】芮康帆
【录制】陈明记网络股票放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