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5 21:20    点击次数:146

在线炒股杠杆 以“海陆联动”践行大食物观,广东大有可为丨2025一号文件系列评④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对传统农业观念的拓展在线炒股杠杆,更是对新时代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森林资源,光温水热等气象条件优越,在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坚持大食物观是广东破解新时代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一招

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强调食物安全与保障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也明确了食物来源的多样性,要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第一人口大省和第一经济大省,全省江河湖泊淡水养殖资源优势突出,且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一、森林面积全国排名第九,具有构建“海陆联动”“山海协作”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巨大禀赋优势。

二、“海陆统筹”是广东“蓝色粮仓”和“淡水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淡水鱼、海水鱼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广东海水产品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其中海水鱼产量占全国近一半,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未来,尤其是“十五五”阶段,广东更应该通过“陆海接力、岸海联动”推动从近岸养殖向深远海养殖的高质量跨越,尤其是推动淡海水养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应统筹推进加工、冷链物流和国际贸易等产业链延伸与集群化发展,用好用活预制菜技术赋能渔业产值倍增,诸如推进预制菜产业园与海洋牧场相关企业协同合作,探索“海洋牧场+预制菜加工”模式。例如,湛江、阳江等地海洋牧场在金鲳鱼、石斑鱼、生蚝等产品产量可观,如果能够经过预制菜赋能加工则能够打通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梗阻,形成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推动形成若干个数百亿级产业链。

三、打造森林粮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体现

森林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食物的重要来源。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物质空间。广东省在向山林要蛋白、要效益方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全国排名第九位,2024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突破546亿元,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尤其是粤北地区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超过70%,非常适合种植和开发森林水果、木本油料、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等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河源、梅州、韶关、茂名为主的木本粮油优势区。

从已有典型成熟的产业案例来讲,肇庆市广宁县、韶关市乳源县等探索的竹林下种植竹荪、灵芝等食用菌,形成了“林菌”模式,不仅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梅州蕉岭县发展林下养殖,结合竹林资源,养殖竹鸡、竹鼠等特色畜禽,形成了“林禽”“林畜”模式。清远英德市麻竹笋综合产值成功迈过百亿大关,“一颗竹笋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通过发展麻竹笋精深加工,将麻竹笋加工成预制菜、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是向森林要粮食的成功典范,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作为我国道地南药的核心产区,也是药食同源森林产品的主要食物来源,已初步形成了以云浮、肇庆、茂名、潮州为主的林源药材优势区。

未来,广东更应坚持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链延伸和生态协同,探索出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多元化食物需求提供“广东方案”。“十五五”阶段,广东更应该结合粮食主销大省的实际,通过资源统筹、科技赋能和产业链优化,持续提升食物供给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此外,在开发过程中尤为注重生态与效益协同。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对优良品种培育、绿色低碳生产的贡献度;充分利用广东高度发达的市场资源优势,建立粮食和大食物统计监测体系,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大农业观背景下的大食物生产、流通、加工、消费与储备。

作者:张磊,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南方农村报在线炒股杠杆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线上白银配资平台_炒股在线配资官网_黄金炒股在线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